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系统阐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和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内涵,科学分析了当前金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等作出全面部署,为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明确了方向。
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会议要求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并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并系统性地提出了建设金融强国的主要任务,对我国金融业中长期发展具有纲举目张的重大战略意义。
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应当包括我国经济的外向发展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已经作出“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海洋强国”等多个重要部署。中国要成为强国不可能没有金融的支持。对实体经济强有力、高质量的金融支持必将有助于国家进一步强大。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金融业快速成长,规模巨大,银行业已成为全球第一,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都已是全球第二。我国金融业虽大但还不强,其产品功能、市场拓展能力、交易能力、服务方式和质量以及风控水平与国际一流的金融业比较尚有一定距离,与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欠匹配。做优做强金融业应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要建设金融强国,金融业自身应该具有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和完备的金融经济体系,拥有丰富的高质量金融人力资源和高水准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系统。放眼全球,要达成金融强国的目标,就应在强大的经济金融基础上,拥有关键国际货币的发行权、重要国际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世界金融治理和规划制定的主导能力。
实现金融强国目标,金融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应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尤其是要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民营企业和普惠群体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金融强国建设具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完成长期艰苦的工作任务。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是纲,各项相关任务为目,纲举则目张。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金融高水平开放是金融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有助于我国金融业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并优化国际规则。金融强国建设必须强化金融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有效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为金融强国建设保驾护航。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金融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决定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调整金融管理部门职责。其中具体包括,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调整优化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职责,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以压实监管责任、消除监管空白,强化对金融活动的全方位监管。改革方案也提出,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统一规范管理。
此次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确保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此次改革进一步理顺了我国金融监管内部关系,不仅涉及中央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调整和改革,而且涉及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改革,为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效率、促进金融行业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体上看,本轮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有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被列为此次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的首项任务,体现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金融监管的协调性以加强金融稳定,符合目前客观现实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发展需求,也顺应了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是统一监管事权,提升金融监管效率。此次金融监管机构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进一步实现对各类金融活动的全面监管,提高金融监管质效,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其一,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这是对金融业务和业态的全覆盖,可以更好地协调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关系,协调处理好行为监管、主体监管、功能监管和审慎监管。其二,将企业债发行审核权划入证监会,统一信用债发行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债券发行效率。其三,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进一步强化金融的中央事权。
三是强化行为监管,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此次改革把行为监管(即金融消费者/投资者保护)职能全部统一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为监管的体系和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健全执行力度也有望进一步强化。
四是进一步规范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本次机构改革方案,把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市场经营类机构剥离,相关国有金融资产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由其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管办分离、政企分开,有利于相关经营机构遵循市场化原则,提高国有金融资本经营效率。
总体来看,本轮金融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晰了各部门、各层级的职责,顺应了金融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从未来看,在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还需要在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强化行为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协调以及提升监管专业能力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工作,为提升金融监管效率、促进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精准有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分别于3月、9月实施两次降准共计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超过1万亿元;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MLF)、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小微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两次降低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分别累计下降20个、25个基点,带动1年期、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累计下降20个、10个基点。
截至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0%,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4%。1至11月企业贷款利率为3.8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有统计以来的历史低位。
2023年,货币政策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信贷结构不断优化,有力支持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在总量政策上,人民银行分别在3月、9月两次降准各0.25个百分点,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准是央行精准有效货币政策的一部分,结合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的两次降准不仅是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的积极应对,也是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的重要步骤。两次降准的精确定位和适度规模显示了货币政策工具在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平衡,展现了货币政策灵活、前瞻的调整能力,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向好势头的持续发展。同时,降准也是实现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双重目标的关键举措。基于供给侧的视角,降准优化了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对于提高其经营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至关重要。基于需求侧的视角,降准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有效提振了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意愿,带动居民消费价格企稳和工业生产价格温和回升,持续增强了金融支持扩大内需的后劲。
在结构性货币政策上,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精准支持。结构性货币政策持续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这对于推动经济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上述领域的贷款增速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在利率政策上,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引导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下降,带动1年期、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20个和10个基点。同时,继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引导主要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增强企业居民投资消费动力,并为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一系列利率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利率传导效果明显增强。2023年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2%,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展望202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适度是关键要素。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促“进”维“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进有退”与“先立后破”相互呼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仅关注短期经济增长,而且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
2023年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10只新股集体上市,标志着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此前的2月1日,证监会就全面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2月17日,集中发布实施165部相关制度规则,其中证监会发布的制度规则57部,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等发布的配套制度规则108部,内容涵盖发行条件、注册程序、保荐承销、重大资产重组、监管执法、投资者保护等各个方面。
随着股票发行注册制从试点到全面施行,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5日,今年共有309家公司登陆A股市场,募资金额合计约3509亿元。从板块看,创业板和科创板募资额占比合计达到七成。在优化上市标准的同时,上市公司退市正成为常态,2023年,A股市场有45家公司退市,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点评:王擎(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于2018年11月启动,先后在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试点,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逐步推进,经历了渐进式改革探索的过程。经过4年的试点探索,注册制改革向全市场推行的条件逐渐成熟,并于今年4月全面落地。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影响深远。
在我国资本市场30余年的改革发展中,股票发行制度经历了从行政主导的审批制转为市场化方向的核准制,再到现在的注册制等几个探索阶段。注册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牵涉资本市场各方面的重大制度性变革。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变的不只是企业发行上市审核主体,更重要的变革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体来看,在审核主体从证监会转为证券交易所后,股票发行更加注重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更加强调推进企业发行上市全过程透明,更加要求落实发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监管部门监管执法责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借鉴全球最佳实践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探索和实践。
随着注册制改革从试点到全面落地,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和生态正进一步优化,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功能作用发挥明显。从服务高质量发展看,注册制优化了企业发行上市标准,提升了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一大批高成长的科技创新企业甚至是暂时没有盈利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通过直接融资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了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同时,监管执法也在进一步强化,法治建设、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等不断完善。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这对下一步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注册制优化完善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落实好“走深走实”的部署,必须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安排,加大引入长期投资者入市力度,提振投资者信心。同时,要更好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监管,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围绕房地产市场供需端和房企融资端,金融管理部门综合施策,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
在供给端,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保交楼专项借款配套融资等政策持续保障保交楼顺利推进。
在需求端,一系列个人住房贷款优化调整政策出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首套住房“认房不认贷”纳入政策工具箱;二是下调首套、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限至20%和30%,降低二套房贷利率下限;三是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也下调了首套、二套房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下限。
在房企融资端,11月份,金融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召开代表性房地产企业座谈会,要求金融机构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今年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房地产市场供求出现重大变化”的表述后,多项房地产政策先后出台,利用金融工具调整优化现行政策,提振需求,促进了楼市的平稳健康发展。
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宣布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此外,继广州、深圳于8月30日宣布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后,上海和北京也在9月1日先后宣布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至此,一线城市已全部开始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
“认房不认贷”政策出台后,具有购买能力家庭的置业需求得到释放,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居民总体购房需求有所回暖,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迎来改善。本轮政策的出台,对一线城市的住房交易尤其是二手房交易有着显著的带动作用。此外,这一利好政策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居民对楼市的预期有所改善。
存量住房贷款利率的下调有效帮助借款人节约利息支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存量房贷利率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惠及超5000万户,每年减少借款人1600亿元至1700亿元利息支出,户均每年减少约3200元支出,居民的房贷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是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
11月,金融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召开代表性房地产企业座谈会,要求金融机构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继续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合理股权融资。11月以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等银行加快向非国有房企投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时加大项目储备力度,以实际行动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这些措施一方面精准助力房企信用风险化解,推动金融机构支持房企融资,提升市场对房企尤其是民营房企的信心与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稳定消费者预期,从需求端带动非国有房企信心以及经营状况的长期好转促进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
今年以来,针对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重大变化,各级政府部门多次优化楼市政策,力促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政策优化也从低线级城市逐步推广至北上广深等一线日,北京、上海先后宣布调整优化购房政策,放宽了普通住宅的认定标准,降低了首付比例与贷款利率下限,此举降低了居民购房的资金门槛,减轻了购房成本压力与负担。
在多重利好政策的带动下,房地产销售数据有望回暖,房企的经营状况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对楼市的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23年7月,《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印发。金融管理部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出台多项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树立“一视同仁”理念,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8月30日,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全国工商联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提出,要畅通民营企业股、债、贷三种融资渠道。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今年以来,民营经济多元化融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8月末,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达到了40.7万亿元;9月末,已累计为140家民营企业发行的2426亿元债券提供了增信支持;民企特别是科技型民企上市和再融资支持力度加大,累计已有超过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金融25条”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金融机构积极落实相关要求,推动民营企业融资持续量增、面扩、价降,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过,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效率低等问题仍在一定领域存在,还有一些堵点有待疏通。
间接融资方面,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自身负债率高、缺少担保抵押、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博鱼boyu官网,,存在银行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情况;直接融资方面,由于存在渠道不畅、门槛较高等问题,符合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条件的民营企业占比偏低,在债券市场上投资者认可度有待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金融25条”做出了非常细致的政策安排,包括进一步完善适应民营企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融资模式,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渠道,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更多便利条件,包括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以及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目标和重点,通过强化对于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推动各类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等。
当然,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除了政府层面的支持以外,还需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要积极“修炼内功”,主动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和新要求,创新经营方式,培养自身风险应对能力;强化内部管理,规范财务和经营行为,不断提高自身信用等级;建立融资需求分析指标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长短期融资需求。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要用足用好政府支持民企融资的相关政策,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增信作用;充分运用科技手段赋能、调整优化风险管理模式,快速、及时、高效响应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深入研究不同行业、不同类型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开发更为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深入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博鱼boyu官网,,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脱核”模式。
总体来说,“金融25条”是对前期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成功经验的总结、延续和加强,各项措施系统全面、含金量高。在民营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发展预期偏弱的关键时刻,“金融25条”的发布可谓“及时雨”,有利于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助力民营经济活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进而为经济修复提供动力支撑。
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此后,中国证监会成立了专项工作组,专门制定工作方案,确定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有关部委、市场参与者积极配合,数十项政策举措和响应行动渐次落地。
8月27日,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政策密集落地,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征收;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证券交易所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支持适度融资需求。10月11日,中央汇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增持四大行股份;此后,中央汇金、中国国新分别公告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12月,公募基金行业第二阶段费率改革工作正式启动。此外,8月份以来,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回购预案,回购金额持续增加;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力度。
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总要求。此前,中国证监会已经提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资本市场估值体系”的目标愿景。以此为契机,中国资本市场围绕投资端、融资端和交易端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在资本市场的投资端,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优化中长期资金的投资环境,科学制定吸引国内社保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和境外优质专业资金参与市场交易的制度机制,完善长周期考核、税收优惠等配套安排,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质量,落实透明度监管和投资风险管控,保护所有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投资者对财富管理回报的预期。在资本市场的融资端,以“稳”的基调为主,稳定市场、功能、政策和预期,完善全面注册制及配套制度,保持首次公开发行(IPO)和再融资的常态化、合理性,坚守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市场定位,协同发展企业债和公司债,优化风险管理和预防预警机制,维护金融稳定。在资本市场的交易端,活跃的日常交易、充足的资金流动性和稳健有效的市场估值等条件都是不可或缺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和证券市场交易印花税减半征收等政策在吸引增量资金和投资者参与市场交易、增加市场活跃度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进入新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有助于引导市场主体按照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实现资源向更高质量和创新驱动的方向进行有效配置,核心是按照市场竞争的机制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风险合理定价,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市场主体参与投融资交易,从而完成资源配置和风险配置。
资本市场的价格信号既包含盈利回报的信息,也包含风险大小的信息,投融资双方按照“风险—收益”对等原则进行交易,资本市场最终要实现的是在资源有效配置条件下的风险和收益合理匹配的均衡。下一步,要深化对资本市场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通过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构建与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相契合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强化资本市场的服务功能,坚持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把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作为调整和优化直接融资体系的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的持续开放吸引了众多境外投资者,外资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境外投资者对有效对冲利率风险工具的需求与日俱增。自去年7月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互换通”)宣布启动建设以来,相关准备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
5月15日,“互换通”正式上线运行,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事件。“互换通”在“债券通”基础上,通过内地与香港基础设施机构的连接,高效支持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更好满足投资者对利率风险的管理需求。“互换通”的推出,有利于推动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吸引更多境外资金流入,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2023年,5月正式启动的“互换通”无疑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进程中的明亮一笔。
作为内地与香港首次在金融衍生工具领域引进的互联互通安排,“互换通”为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境内的利率互换市场提供了渠道,在“债券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连结与合作。
为支持“互换通”的顺利启动,彭博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紧密合作,在启动第一时间推出了“互换通”交易解决方案,支持境外投资者在不改变交易习惯的前提下,顺利达成“互换通”交易。半年多来,“互换通”运行顺利,我们观察到,境外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拓展了境内利率衍生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了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提升。
在当今复杂的全球市场环境以及中国持续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互换通”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来看,境外机构在过去3个月中持续增持中国银行间债券,并且已连续10个月净买入中国债券。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持续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随着市场转暖,外资配置人民币债券的意愿有望继续提升,因此对于利率风险对冲工具的需求也将增加。
从历史经验来看,任何创新的互联互通机制都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活跃并发挥更大的作用,“互换通”也将如此。今年9月,彭博与上海清算所达成合作,助力投资者更加便利地获取利率互换各项风险指标。此外,根据我们与市场参与者的沟通,投资者也期待“互换通”在入市申请、协议框架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完善。
我认为,“互换通”的更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释放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潜力的起点,是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助推器。国际投资者在不断深入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过程中,将需要更多的投资工具来对冲风险和布局多元化投资组合,也将需要更透明的数据、更先进的分析工具以及更高效率的解决方案来支持其投资决策。我们也期待在这个进程中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助力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帮助全球投资者把握更多中国机遇。
今年7月底8月初,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员伤亡。
金融监管总局连续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汛情灾情应对和保险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大保险预赔付力度 着力做好防汛救灾保险理赔工作的通知》。保险机构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最大限度简化理赔流程和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切实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加大预赔付力度,主动靠前服务,尽可能提高预赔付比例。为了提升理赔质效,保险机构创新方式方法,推出在农险中运用无人机等科技查勘手段、在车险中推行查勘定损互认机制、在企财险中实行“一企一策”服务等措施,全行业统筹调度、齐心协力,切实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点评:朱俊生(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原副主任、教授)
今年,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部分地区因暴雨洪涝灾害遭受重大损失。保险业积极发挥经济补偿与风险减量管理功能,为巨灾风险损失提供保障与风险管理服务。截至9月底,保险业对河北、北京、黑龙江等16个受灾地区赔付及预赔付金额达79.47亿元,助力防汛救灾与灾后重建,充分发挥了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展望未来,极端气候引发的自然灾害对保险业的风险保障与风险减量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进一步提升保险渗透率,使其成为经济补偿机制的主要提供者与风险减量服务的重要承担者,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方面,提升对于巨灾风险损失的保障水平。总体来看,目前巨灾保障仍然不足。由于产险业的渗透率不高,保险赔付占损失的比重较低,相对未承保损失而言,保障缺口非常大。今年前三季度,华北、东北遭遇极端强降雨过程,局地突发山洪地质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93亿元。与之相比,保险赔付仍然较为有限。2022年全球巨灾损失中,保险赔偿占比达46.5%。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巨灾保障存在巨大的缺口。为此,要完善保险参与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制度安排与产品设计,提高保险对灾害损失的补偿比例,分散和转移企业、家庭、个人的财产与责任风险。政府方面可加大巨灾保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巨灾风险数据库,保险行业可完善巨灾模型及定价精算模型。
另一方面,提升保险业的风险减量服务能力。保险机制是损失补偿与风险控制的统一,其价值不仅体现为灾后补偿,还体现为事前防范,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和防灾减损服务,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目前,保险业风险减量管理服务刚刚起步,难以满足经济和社会运行中对风险管理的大量需求。因此,要探索“保险+科技+风险管理”模式,助力风险减量服务。为此,要强化风险管理者功能,发挥专业化优势,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构建灾前预防与灾后赔偿并重的风险管理新体系,以专业的风险管理为社会创造价值。
2023年7月,金融管理部门披露了一批罚单,被处罚对象涉及蚂蚁集团、腾讯财付通两家平台企业以及邮储银行、平安银行、人保财险等。上述机构均因违反支付结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规定而受到处罚。此次处罚代表“靴子”落地,标志着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基本完成,金融管理部门工作重点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
12月17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条例》进一步完善了支付领域监管的顶层设计,提升了支付机构监管法律层级,更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支付领域重大事项的管理和处置,有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稳定各方预期,激发市场活力,也有利于保障用户合法权益,促进非银行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并不断向金融领域拓展,在提升金融普惠性、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平台企业在从事金融活动时,也存在无牌或超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不公平竞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违规问题。为此,2020年11月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指导督促蚂蚁集团等14家大型平台企业全面整改金融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2023年7月,金融管理部门公布对部分平台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蚂蚁集团被处罚71.23亿元,邮储银行、平安银行、人保财险和财付通公司等也受到相应处罚。罚单“靴子”的落地,意味着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经完成整改,意味着金融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将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为常态化监管。
与此同时,相关金融法治建设也在推进。2023年12月,《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公布,将加强和提升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推动非银行支付市场规范经营、防范风险,促进互联互通,实现健康发展。
平台经济在时代发展大潮中应运而生,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可围绕监管部门鼓励、引导的方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
一是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平台企业有技术、流量、数据优势,应积极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吸引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入生态、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数字经济。另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其中,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也离不开平台企业助力。同时,平台企业需进一步提升平台的消费创造能力,不断提高消费供需匹配与对接效率,助力扩大消费,激发内需潜力。
二是以高标准履行好社会责任。平台企业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方面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日益凸显。平台企业应继续采取措施促进就业和创业,努力扩大基于平台的新就业,并为灵活就业的人士提供更多支持。同时,平台企业应加强与金融机构良性合作,助力降低融资成本;坚守合规底线,妥善保护用户数据与隐私;加强行业自律,营造良好生态环境。